杭州永福寺大师的这段话,让你在焦虑烦恼中找到力量!
由 黄 斌 在 大约一年 之前添加
窦文涛:别人都说什么躺平啊,在你这个僧人、比丘看来,这说法靠谱吗?
念顺法师:这种说法不靠谱,那么说起来有点消极和这种无为的感觉啊,实际上我觉得躺平是针对现代社会的一种卷,是吧?这个我不想卷,我就想平,对不对?那它是一种对抗,它实际上也是一种斗争,但是你说现在能躺的平的有几个呢?他实际上是躺不平,他只是给自己一个时间空间让自己想一想,我到底能做什么?我到底想做什么?我到底应该怎么做?把它想明白了再去做。实际上,对未来的焦虑,每个人都有,你未来确实是不可知的,你如果有个可知的未来,那是很可怕的,对吧,还有一个就是在不可知的未来,你强迫要知道,那就是什么?就是焦虑症,对不对,那就是焦虑,所有的焦虑都是对未来不确定性,它强加一个确定。¶
窦文涛:对结果和要求很高,那要想做好事情,不是应该自己心里有个目标,然后努力追求实现心理的那个目标吗?
念顺法师:但是你要知道,达成这个目标,你需要什么样的条件、资源?比如说她是一个女生,她一定要去唱一个武生的一个戏,唱不了,对不对?自身条件不足,这就是缘没有。缘分的缘,就是你要做成一个事情,实际上是缘帮你做起来,能力是缘的一部分,还有一些资源,就你能不能碰到一个好的老师?能不能进一个好的学校?自身条件就是内因,外部条件叫外缘,因缘和合,这个事情就做成。¶
窦文涛:不成的话不要过分责怪自己,因为你即便尽到了百分百的努力,你只是满足了一个条件,但是一件事情的发生,可能需要100个条件。
念顺法师:虽然在生活当中,我们自己能够左右方向的机会很少,你小的时候,毛毛头的时候你不可以,妈妈抱着要吃奶,要喂饭,再大一点要上幼儿园、上学校,归老师管,对吧?嗯,你出来以后找工作,被老板管,对吧?你成立家庭,要被夫人和孩子管,所以人他始终处在一种什么?一种牵制状态。就是你,表面上你在行走,你在驾驶在道路上,但是方向盘上有很多只手,你可能自己有一只手或者半只手,有的时候完全自己没有手在上面,所谓自在就是这个方向盘在自己手上。¶
窦文涛:你不会觉得烦吗?
念顺法师:嗯烦它是一种烦恼,就像天上的一朵云,他今天在明天就不在了,你能烦恼24个小时吗?情绪,它有起一定有落,所以说生死在无常里面,烦恼也在无常里面,快乐也在无常,你认识到无常,就可以了,你知道烦恼它也是暂时的,你认识到无常快乐也是暂时的,所以你烦恼的时候不会被烦恼所烦恼,你快乐的时候就不会得意忘形。
窦文涛:但是人的欲望能消灭吗?怎么消灭?
念顺法师:他不是说消灭,你只要把一个拿下来就行,就是我,只要无我就无烦恼,所以古代来说,对圣贤的标准就是看他这个人有没有我执,你的我淡泊了,你能更加有公众心了,为公之心,天下为公之心,这就是个贤人,你能彻底断除我了,这叫圣人。佛教也是这样评判啊,闲人跟圣人的差别,就是我的消减的程度不一样,贤人就有我还有别人,这叫贤人。彻底无我了那叫圣人。¶
窦文涛:那你们出家人对于现在到处都在讲的这种佛系,他们说的佛系,跟你们追求的,你觉得最大的不同是什么?
念顺法师:就一个字的差别,我们叫随缘,他们叫随便。
窦文涛:说的很有意思唉,咱们今天来法师这也是缘分,我就想说这个就是,灵山更向何处觅啊,就是你到哪里去找灵山啊,灵山只在汝心头,对咱们世俗人来说,就是“因过寺院逢僧话、偷得浮生半日闲”,你看看,这也是缘呐,谢谢你法师。¶
载入中...
评论